發布時間:2021-12-14 |
近日,經交通運輸部安全與質量監督管理司公布,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上海外高橋有限公司郵輪總裝建造2號船塢改造工程,冠名2018-2020年公路水運建設項目平安工程,推薦等次為推廣。
2號船塢改造是上海市重點工程,作為亞洲軟土地基上建設的最長船塢,它的建成為中國首艘大型豪華郵輪H1508順利建造奠定基礎。
建設以來,項目團隊將“安全發展”的理念貫穿施工始終,壓實安全責任,提升安全素養,防控安全風險,以“零事故、零傷害、零污染”的高目標、高標準、高導向為支撐,堅決防范和遏制各類事故隱患的發生。
本工程由于建設條件有限,施工技術難度大,現場作業面小,影響因素復雜,堪比“在螺螄殼里做道場”,給安全生產管理帶來挑戰。
挑戰一:施工現場位于生產繁忙的上海外高橋造船廠廠內,與船廠交叉作業多,且工況“四面楚歌”,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使得現場施工安全管控難度升級。
挑戰二:施工內容多,包括部分老結構的拆除、原有結構的保護、管線的改線移位、新增船塢主體結構及附屬工程的施工等,給安全保障帶來更大壓力。
挑戰三:南側塢墻緊鄰船廠3號配電站,塢壁鋼板樁與配電站墻體凈距不足1米,沉樁過程中的震動極有可能導致配電站內電氣設備跳閘,導致運行中的800噸吊車和綜合樓電梯停電等隱患,使得安全風險加大。
面對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現狀,項目團隊以一個文化理念為引導,持續推進兩個標準化建設,通過改進施工工藝,合理利用機械設備,加強特種作業管理,落實安全教育培訓致力于打造百年平安品質工程。
統標準,強管理。項目團隊積極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,實現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和安全管理制度標準化。
施工現場各類安全設施統一、齊全,臨邊圍護全部按照永久性防護要求布置,并懸掛張貼相關危險性告知警示,確保安全可靠。
制定《機械設備管理制度》,建立“一人一機一檔”的詳細“履歷”;制定《危大工程許可制度》,危大工程開工前需經審查通過,并要求安全管理人員現場旁站監督,項目施工負責人巡查,并填寫危險作業監督記錄表存檔。
堅持利用信息化手段指導現場施工。通過BIM模型模擬施工工況,提早暴露危險源,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召開JSA專題會,研究風險應對策略,杜絕安全隱患滋生。
筑體系,保落實。打造集中統一的大安全體系,集合領導體系、組織體系、制度體系、分包體系、技術體系等多種體系共同構成密實安全防護網,兜住安全生產的底線紅線。
不斷引導團隊成員充分認識安全“一崗雙責”,把安全生產融入自身業務,實現懂業務懂安全、管業務管安全,共同為安全生產護航。
為此項目團隊結合實際施工環境,開展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,強化青年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,如參觀安全體驗館、組織安全知識競賽、消防演練實踐等,使安全生產的理念入腦入心。
抓黨建,促安全。堅定不移地堅持黨政同責,推動黨建與安全生產工作深度融合。
利用五方黨建共建的陣地優勢,聯合參建單位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,類型包括:節假日前后檢查、專項檢查、季節性檢查等,使得日常施工安全保障極大提升。
圍繞“中交藍·黨旗紅·三航奮勇爭先鋒”實踐品牌,動員黨員同志帶頭沖在安全生產的最前線,號召全體職工樹典、學典,打造先進基層黨建標桿。2020年年初,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在黨支部的號召下,全體黨員主動亮身份,承擔起疫情防控的重任,展現出“特別的責任、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奉獻”的精神面貌,確保項目部的安全。
作為上海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水運工程,項目團隊始終以建設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為目標,持續加大安全投入,創新安全管理方法,推廣應用先進成熟技術,引導和激勵每一位建設者提高安全意識,不斷提升建設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,實現高標準、高水平、高質量的常態化管理,擦亮三航高質量發展的金名片。
圖文:蔣宇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