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1-08-06 |
7月30日,《中國網》《人民日報網》報道了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一號船塢項目
7月19日,清晨5點半的長興島,伴隨著拖船的汽笛聲,上海長興一號船塢塢門在三艘拖船的協助下慢慢開啟。核載量為23000標箱的全世界最大集裝箱船H3041可以正式出塢了。
大型箱船的建造“搖籃”
一號船塢接長改造項目位處長興島,隸屬長江流域,位于長興一期工程區域上游,是特種船舶研制保障條件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項目建成后,可滿足世界最大、最先進的雙燃料動力23000標準集裝箱船一艘半串聯建造,有利于全面提升一號船塢的大型船舶建造效率,進一步打響“上海制造”品牌,提升長興島海洋裝備基地的國際競爭力。
今后三年,7艘24000TEU集裝箱船、6艘13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以及其他項目的箱船將在一號船塢內建造。
大船塢,大工程
船塢,是用于造修船最重要的場地設施,其大小直接決定可以建造多大的船舶,建造比航母還要巨大的集裝箱船,更是離不開船塢這一核心資源。
為了保證一號船塢的造船能力,中交三航局一號船塢接長改造工程項目部科學組織施工,在原塢底板改造過程中創新采用“切割分部”法,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了建設任務,將一號船塢接長140米、總長度達到660米,可滿足24000TEU級集裝箱船1.5艘串聯建造,全面提升大型船舶建造效率;原塢室底板進行局部加固改造,分三個區域進行建造,總長度約為250.5米,建設面積約3022.8平方米。
船塢成功改造后,生產效率將大幅提升,搭載物量將顯著增長,形成年產5~6艘大型箱船的建造能力。
值得信賴的三航品牌
一號船塢接長改造工程歷時1年半,項目建設過程受到了中交三航局的高度重視。
建設初期,項目部工期緊任務重,面對分包隊伍工人緊張的難題,中交三航局出面統籌鋪排,為項目部聯系優質分包隊伍,保證項目的建設能力,以保工期,誠信履約。
不僅如此,中交三航局領導每月都會出席項目部的月例會,幫項目部梳理施工計劃、標記重大節點目標、施工重難點及應對措施,讓項目施工的脈絡清晰明確,工程建設優質高效完成。
憑借自身努力,中交三航局贏得業主、合作單位的一片叫好,業主方總經理陳軍滿意地說:“項目部在老塢底板改造過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難,見縫插針地施工不僅沒影響到廠里生產,還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了建設任務。目前為止讓我們十分滿意。我們對中船九院和中交三航局的合作很有信心,希望公司、項目部再接再厲,再創佳績。”
充分發揮企業在船塢施工領域的技術優勢、人才優勢和品牌優勢,項目部克服了由于造船和施工同時進行帶來的有效作業時間短、交叉作業多、大型設備吊裝進出塢、船塢放水中止施工等困難;解決了老結構質量保護、組合鋼板樁止水性、鋼支撐施工與土方開挖及中間塢門段止水鋼板樁密集交叉施工、新建底板施工材料和設備下塢、大體積混凝土控裂、局限場地混凝土澆筑泵車平面位置布置等一系列難題,保障了深基坑開挖施工的安全穩定。
箱船“搖籃”的迅速拓展,彰顯了中交三航局做強“上海服務”品牌的決心,見證了三航人在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迸發的奮進力量,為未來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。